学习方法总是不能跳出“预习--学习--复习”这个循环,这一个亘古不变的学习方法,它注重的学习的过程,在不断接触新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
有不少小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笔头勤快一点,笔记多记一点,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对于普通小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无论学习哪个科目,预习和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会预习不仅会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教自己,自己也能看书学习了。我们小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时,千万不要忘了这重要的一环。
在课堂上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认真,不要分心走神。三年级的小明学习很用功,课后也会抓紧时间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可学习成绩总不尽如人意。许多同学或者老师就说他是"脑子笨,缺乏天赋"。其实不是这样,经过班主任老师观察发现,关键原因还是小明上课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总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尤其是在课堂上,他听课不专心,心情浮躁,很少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在班主任的耐心谈话下,小明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复习是一个自我监督、自我巩固的过程,这跟以后的知识吸收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稳扎稳打,省时高效,监督反馈,了然于胸--这是复习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提到以前的知识点,自己要翻书才能理解,那就是复习没做好的结果。只有复习工作做得好,才能加快前进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