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词语的运用也特别巧妙,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词语,但是意思差不多,平时大家所说的“教师”和“老师”也是如此。以下是学大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教师”即“老师”这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教师”与“老师”,原本是一对用在不同场合的兄弟,通常意义上是基本相同的,但如果深究一番就会发现其中颇有味道,我们对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将会产生有趣的再认识。
查《现代汉语辞典》可知,“老师是指教学生知识的人,是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我们平时虽然称呼学校里某教师为“某老师”,但这里的“老师”其实是“教师”这种职业,“传道受业解惑”是其基本功能。
实际上,“教师”是一种职业,而“老师”更有一种“身份”的味道。“教师”是对某种特点人群的专指,指向非常明确;而“老师”的外延则大得多,除了教师,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的主要职业。由于它角色需要,常常给人带来困惑之感。在老百姓的眼里,“教师”是实打实教书的,他们构建的图景里有学校、教室、学生,甚至小到讲台、粉笔,这些都是“教师”这一职业特征组成的一部分;而“老师”,若是民众说出来,就是“教师”的俗称,属褒义;若是名人、官员、得势者说出来,就是某些极有成就者、大家,属偏褒;若是艺人、娱记说出来,就是艺术家、同行,属中性;若让得意的传销头目说出来:“什么是老师?大师里的大师就是‘老’师啊——这你都不懂?”,属贬义;若是问问蹲在牢里的传销受害者,他一定哭喊着:“某某老师就是个大骗子!”这简直就是种亵渎。
所以,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老师”几乎有无数张变来换去的脸,它的词性是完全根据用语群体、用语语境而定的,而且我甚至悲观地认为,市侩之徒、肖小之辈和唯利是图者,正不断给这个原本神圣的词泼上洗不去的“精神污水”——就好像曾经的“小姐”一样,现在除了“涉世不深”的老外和咿呀学语的幼童,谁还敢乱称呼?今天,我们对词藻的过度消费和过度解构,已经引发了整个精神世界的污化与俗化。
另外,“教师”能体现出一种精神,“老师”反映出的则是一种手段。代表“教师”的人,基本上还是劳苦大众的一部分,他们是“红烛”,是“绿叶”,是“人梯”,虽然对他们冠以“奉献主义”、“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等廉价的价值定位不是很妥当,但至少这种精神,还是能得到社会正面回应的。而校门外的“老师”,基于它背景的复杂性,不再是优秀精神或是坚强意志的领袖;相反,为了利润的最大化,部分人会以“某某老师”为幌子、为噱头,待赚得个盆满钵满后,“某某老师”又会化身为“名师”、“导师”之流继续在另一个地方上演同样的闹剧。这种情况下,“老师”仅仅是作为一种“手段”而被利用,结局是可悲的。
所以我们就应该想到,“教师”和“老师”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贯的(指学校内),但在外延差异上(指学校外),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如果对这种差异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对别人的理解就可能会失之偏颇。所以,作为一名光荣的教师,我们更愿意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在学校称呼“某某老师”,这样倍感亲切——倒是被称作“某某教师”,会有强烈的隔阂感;而在社会,我们则更喜欢听到别人说“这位教师……”,感觉指向明确并有被尊重感。
许多人可能未曾注意过,对中国语言的任何一点深究——这在一个悉心教育、致力教育、守望教育的人看来都不以为过。德国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所谓“意义”,即是找到个人存在的价值。我们辨义“教师”与“老师”的异同,不过是想在社会学与大众心理学的背景下,继续“编织”乃至创造自己的存在感与荣誉感。这其中包含的,是一个教师对审视世界的方式和自我成长感悟的直接反映,也是他的价值观与文化主张的间接体现。
“教师”即“老师”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相信大家已经对教师和老师这两个词有深刻的了解,这样大家以后就知道如何使用这两个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