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语文课结束后老师都会写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发现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沪教版2018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教学反思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是五年级新教材的一篇课文。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洛迪的小男孩,洛迪的爸爸出门办事去了,洛迪的妈妈海伦则在不久前动过一次大手术。那天,洛迪放学,因为下雨,他妈妈开车去接他,可回去时却遇到了洪水,母子俩下了车,被卷进了洪水,洛迪拉住了妈妈的皮包带子,拼命地划水、游泳,在水中坚持了三个小时,他们得救了,海伦被送进了医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珍惜亲情。
在教学本堂课中,陆老师让学生走进了课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情,让学生的个性在语言感悟训练中尽情地发挥。
一、读为主线悟之本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教学中,陆老师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孩子对妈妈的爱后,陆老师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再次体会妈妈和孩子的相互支持、相互关怀,从而领会母子情深的含义。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
二、心灵对话悟之源
在流淌着个性的语文生活中,学生带着个性化的体验,充满了审美的愉悦,多角度地诠释了文本的内含。“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陆老师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当陆老师让学生想象妈妈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这句话后的潜台词,想象洛迪听了这话后会怎么说,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再一次被掀起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孩子们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积累了课文的语言。
三、走向实践悟之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在这一课中,陆教师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洛迪会对妈妈说什么,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语言交流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的语言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为文中孩子浓浓的母爱所感动。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沪教版2018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教学反思 ,希望语文老师能够认真进行教学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