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当前选择:北京

当前位置: 北京学大教育 > 北京资讯 > 北京

小升初的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9-11 22:30:37

这个暑假已经过完,小学生六年级也已经升入七年级。很多小学生在生如初中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情况。很多小学生在新的初中总会没有动力,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小升入的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问题一:学校管理模式与教师的教育方法的变化

小学:圈养式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照顾比较全面,家校的沟通非常频繁,从入校后的早操到中午的休息、放学的离校,老师往往全程跟踪,时时教导。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听课情况、课后活动情况、交友情况等与家长进行周密交流。

中学:学生的自主空间大大加强,阅览室、实验室、各类球场、乃至社团活动,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自由活动范围,学习生活的内容;师生之间的关系从长幼型逐渐向亦师亦友型过渡,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多地集中于性格、能力、考试成绩的变化。家长与学校的空间距离开始增加。

对策:要积极调整学习心理,学会自觉地判断、分析、控制、实施,学会安排学习生活,了解自己的需要、目标、责任。家长也要调整心态,学会放手,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活动、社交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学会独立。

问题二: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学习任务的变化

小学:上午8点到下午3点,中间有丰富的活动课时间,课余作业量比较小,甚至没有家庭作业。

初中:上课早,放学晚,作业多,有时要熬夜。

对策: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作息,不随意,有条理,晨读、早饭、上学、在校、作业、自由拓展学习、游戏模块清晰,家长具有早期监督、树立榜样的责任,良好的习惯来自于和谐、踏实的氛围,让孩子的生活节奏由意识型和责任型向潜意识型和习惯型转变。

问题三: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小学:主要的科目数少,以语数外为主,相对学习时间比较富裕,教师的教学节奏比较慢,周而复始型。形象、直观性强,教学中比较多地体现出“教你学”的痕迹。

初中:科目多,相对时间少,老师课堂明显节奏快,饱和度高,知识消化的时间大量地转移到课后。教学中重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要求学生“自主学”

对策:要求学生尝试进行时间的合理配置,尤其要学会认清自己学科间的优劣,懂得勤能补拙,学会发挥学科优势。同时要培养学习的意志力,学习是一个过程性的活动,需要时间的积累。

问题四: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分化的变化

小学: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老师带着学,直观且知识点较散,易于掌握,尤其对听话的孩子而言,容易学好,考好。

初中:老师的教学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强调知识的来龙去脉,注重学生思维意识、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上,不仅识记量有所增加,同时也加入了大量的理解、运用、探究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时间的投入与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关系逐渐减小,出现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学得越轻松,而成绩越差,学习时间花得越多,情绪越苦闷,压力越大。

对策:建议学生,要有计划地学习。落实初中学习的关键环节:课前预习要投入,前后知识会贯通;听课节奏要跟上,抓住逻辑关键点;课后复习要系统,整理归纳要及时;概念学习抓关键,字词运用有说法;做题落笔要规范,按部就班未必是坏事;遇到难题不逃避,突破瓶颈上台阶。

小升入的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希望学生家长能够注意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能够帮助孩子度过这些,不适应的情况。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