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年级语文课文前大家要学会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参考教案,这样能提前把握学习重点,从而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有的放矢,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沪教版2018小学四年级语文上《马鹿有情》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马鹿有情》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最后一课,课文讲述了一只大马鹿为了拯救掉进陷阱里的孩子,不顾恶狼的追捕,机智地请求人类的帮助,最终救出了自己孩子的故事。题目中的“情”,指的是大马鹿对小马鹿深深的舔犊之情,是马鹿母子之间割不断的骨肉深情,这种感情不是人类独有的,而是存在于世间所有物种的母子之间。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那头大马鹿,它受到狼的追捕时几乎绝望,得救后又将我们引入林中,直至我们把陷阱里的小马鹿救了出来,母子重聚,舔犊情深。在笔法上,课文重点描写了马鹿的动作、神态、叫声,通过几个细节描写,写出了它应有的母爱之情,这也是一般记叙文的主要写法。
这样的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把课文中所有描写马鹿的句子都找出来,然后一一对应,这是写它动作的,这是写它神态的,这是写它叫声的,然后再朗读、体会马鹿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不用听课,我知道一般的老师也是这样能够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教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总是感觉教学就像一个“流程”,波澜不惊,完成了这些流程,课堂也就结束了,最终得出的也是泛化的、概念化的“母爱”。
最新一期的《小学语文》上有一篇文章《文本切入:走自己该走的路》,读来还是有一定启发的。《马鹿有情》一课,除了大马鹿的动作描写外,我认为,课文关于它的多次叫声和几次目光的描写,真切而感人,如果教学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可以起到“提领而教”的教学效果。
先来看马鹿的叫声:
1、“凄惨的鹿鸣声是从老爷岭森林里传出来的,我和我的伙伴决定前去看个究竟。”
那是遇险之时马鹿的叫声,有些绝望,更是在发出求救的信号,为自己,也为它落在陷阱里的小马鹿。
2、“马鹿将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低沉的叫声。”
大马鹿得救了,但它舍不得自己的孩子,把我们领到老柞树下,这“低沉的声音”在告诉我们“我的孩子就在这里,我的孩子就在这陷阱里。”“低沉的声音”也表达了大马鹿的一种无奈。
3、“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
第2和第3句话是连在一起的,“低沉的声音”之后“大声地鸣叫起来”,也许它在向自己的同伴发出信号,更重要的是它站到一个高地,观察有没有“敌人”。
4、“忽然,大马鹿一个箭步冲过来,在离我们十多米的地方折过身,声音柔和地叫着它的孩子。”
我们把小马鹿抱出陷阱,接着就是这样一个温馨的场面,大马鹿的声音是这样“柔和”,我想这也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声音了。
除了马鹿的叫声,它的目光同样让人揪心和牵挂,课文中共写到两句三次大马鹿的目光:
1、“马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视着我们。”
马鹿真是“傻了”吗?那是惊恐未定的目光,那是劫后余生的注视,它“注视着我们”,看看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注视着我们”,似乎还有好多话要对我们说。
2、“马鹿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回头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们,而后又死死地盯着林中的一个地方,一步一回头地朝那里走去。”
大马鹿这“期盼的目光”,分明在告诉我们,过来救救我的孩子吧!“死死地盯”,盯住的是它的孩子出事的地方,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小马鹿。这一“望”一“盯”,流淌的是那份急切的救子之情。
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课文中,马鹿那声声动情的鸣叫声,始终贯穿全文,向我们传达着马鹿不同的情感。我们也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头散发着熠熠的母性光辉的大马鹿。
有了这样的解读,关键是怎么教?课堂里如何实施?以大马鹿的叫声为例,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比较中体会。大马鹿的几次叫声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叫声?
二、比较中朗读。在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读出每一次叫声的不同含义。
三、比较中想象。大马鹿的叫分别表示什么?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可以选其中的一两个点写一写。
当然,在教学中这几个方面要融会贯通,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切不可孤零零的拆开来,断章取义地进行教学。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为大家带来的沪教版2018小学四年级语文上《马鹿有情》教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教案进行课前预习,从而轻松学好四年级语文。